衡水市持續深化“新風進萬家”活動
以文明實踐活動推進移風易俗
“不炫富、不攀比,新事要新辦,喜事要簡辦!”日前,在饒陽縣大尹村鎮呂漢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由縣文廣旅局組織的“四季村晚”活動正在這里演出,一首節奏明快、言簡意賅的快板《移風易俗唱新歌》引發了村民的共鳴。
今年以來,饒陽縣不斷完善措施,依托全縣200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組建各類志愿服務隊伍,通過“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倡導移風易俗,開展相關文明實踐活動400余次。
衡水市持續深化“新風進萬家”活動,組織婦聯干部、律師、家教指導師等成立“婚育新風宣講團”。今年以來,依托婦女兒童之家、婦女講習所、巾幗志愿陽光站等陣地,開展婚戀指導、家庭經營、普法宣講等服務活動300余場次。邀請“最美家庭”典型代表、婚育講師走進家長課堂,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活動80余場次,參與家庭1600余戶。
衡水市婦聯遴選16名熱心大姐組成公益紅娘隊伍,每月走進鄉村(社區)對接單身青年信息,每周到廣場公園設立“荷姐姐”公益紅娘咨詢臺,提供免費咨詢服務,不定期開展交友聯誼活動。“以前我覺得做媒就是撮合兩個情投意合的年輕人在一起,現在我覺得還肩負一份責任,就是倡導文明婚嫁新風。”衡水市湖城“荷姐姐”公益紅娘服務團成員王大姐說。
家風正,則民風淳。衡水市通過典型示范引領,讓好家風走進百姓身邊,融入日常生活。各級各部門充分挖掘優秀家訓村訓,連續多年組織評選“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兒媳”等,用群眾身邊的故事,來教育感召身邊人。
建立推進移風易俗長效工作機制。冀州區382個村完善村規民約,規范紅白理事會、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實現紅白事操辦規模、席面標準和禮金限額等標準統一。棗強縣落實以村級自治組織責任清單、移風易俗承諾書、婚事報備為主要內容的“一清單一承諾一備案”機制,將抵制高價彩禮納入文明家庭評選內容,建立不同主題的婚禮基地,著力打造示范樣板。該市還探索建立“零彩禮”家庭禮遇機制,將“零彩禮”夫妻、“零彩禮”岳父母作為禮遇對象,發放家庭禮遇卡,激勵更多家庭崇德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