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蘊含著人們對未來婚姻生活的美好希冀。可是,高額彩禮往往讓這份美好打了“折扣”,不僅讓婚禮偏離了“禮”,更容易引發家庭矛盾,乃至糾紛成“訟”。
如何讓婚姻始于“愛”,讓彩禮歸于“禮”?
河間市給出了一份答案。近年來,作為第一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河間市提倡婚事新辦,遏制高額彩禮,弘揚文明新風,走出了一條鄉村基層善治之路。
村莊里的“約定”
讓石炳啟最驕傲的一件事,是從2018年制定村規民約治理高額彩禮以來,全村沒有發生過一起彩禮糾紛。
石炳啟是河間市大莊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也是村里婚俗改革的推進者。
他清楚地記得,2018年剛上任時,村里年人均收入只有3萬元,彩禮最多的卻有30多萬元。彩禮互相攀比的歪風盛行,讓家有喜事的村民笑不出來。
“當時,鄰村一對年輕人因為雙方家庭對彩禮協商不成,遲遲成不了婚。還有一對新人婚后不久,因彩禮糾葛對簿公堂。”石炳啟回憶說。
一樁樁一件件,讓他感到推進移風易俗,遏制高額彩禮,勢在必行。但如何倡導讓大家心悅誠服、自覺遵守的新婚俗,石炳啟犯了難。
轉機出現在2018年的冬天。
當年12月7日,參加完河間市移風易俗推進大會,石炳啟受到啟發,想到可以通過制定村規民約,在村里推進婚俗改革。
“想要大家心悅誠服,村規民約必須經得起推敲,符合國家法律精神。”石炳啟和村兩委的干部商量后,找到了河間市人民法院的法官幫忙“把關”。
當年年底,一部符合民主議定程序、詳細規定了村里紅白事辦理流程及標準的大莊村村規民約,張貼在了村里宣傳欄的顯眼位置。
“既要尊重傳統習俗,又要符合村里的實際情況,我們規定彩禮上限是6萬元,同時倡導‘零彩禮’。”石炳啟說。
2019年上半年,大莊村舉辦了三場低彩禮婚禮。同時,村里把主動放棄彩禮的家庭作為傳承美德、推進新風的典范進行褒揚。村民們紛紛叫好。
大莊村向西500米的南古寨村,過去也是高彩禮盛行。
2019年,大莊村的小伙子石衛媛和南古寨村的姑娘張維經人介紹戀愛,兩人“零彩禮”步入婚姻的殿堂。
“張維放棄彩禮,給我家減輕了負擔。我們一定把日子過好。”石衛媛說。
婚后,小兩口互敬互愛,日子過得十分美滿。
讓彩禮回歸于“禮”,不僅為家庭減輕負擔,也牽動著社會的和諧穩定。近三年來,河間市包括大莊村在內的近500個行政村里,沒有發生過一起因彩禮糾紛引發的案件。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走進詩經村鎮二十里鋪村,只見“22條約定”懸掛在村委會的墻上、滾動播放在廣場的電子屏上。
“婚禮車隊控制在轎車6輛以下,其他車輛一律為客車;煙價格控制在10元以下……”
“22條約定”的全稱叫《二十里鋪村紅白事改革制度》,包含12條白事、10條紅事規定,于2017年11月1日正式執行。
說起這“22條約定”,二十里鋪村黨支部書記王志強回憶,最初是因為不時有村民找他反映,紅白事攀比特別厲害,辦一次事平均下來,單是吃喝就要花至少3萬元。
“改革,村民都同意。但怎么改,意見總是不統一。村里反反復復開會商討,最終確定了這22條。”王志強說。
盡管“22條約定”征求了大家的意見,但推行起來仍困難重重,誰也不愿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許多人擔心彩禮低了,丟了面子。”王志強說,其實婚禮大操大辦只是彰顯了“面子”,婚姻幸福才是生活的“里子”。
為了做通村民的工作,王志強和其他村干部一一入戶勸說。
村里的一個小伙子找了個外村的女朋友,女方堅持要10萬元彩禮。男方家怕婚事泡湯到處找親戚借錢。
王志強和村干部一起,有情有理給女方做工作,說服女方家只要3萬元彩禮。
“從這件事兒開始,漸漸地,村里按照規定辦婚事的越來越多,大家都這樣,也就沒有什么丟面子的事了。”王志強說。
如今,婚事簡辦在二十里鋪村已被廣泛認同。“大家都把心思用到干事創業奔好日子上。”王志強說。
村民們都說,腰包鼓了,也有能力辦一個風光的婚禮,但還是愿意婚事簡辦,推行低彩禮。
2021年,河間市615個行政村相繼建起紅白理事會,低彩禮、婚事簡辦現已蔚然成風。
新風氣的形成
今年5月20日,河間市舉行的低彩禮集體婚禮上,23對新人身著傳統服裝完成合巹禮。
“既時尚浪漫,又有儀式感。”一對新人由衷地說。
這是河間市連續舉辦的第六屆低彩禮集體婚禮,在當地已成為一道風景。
河間市的一名律師楊玉霞,最近有了新身份——婚姻家庭輔導員。
“我們通過輔導,引導人們向上向善向美,建立以感情為基礎的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楊玉霞說。
組建了專兼職婚姻家庭輔導員隊伍,建起了“小桔燈”婚姻家庭關系志愿服務隊,通過開展“幸福講堂”等輔導,潛移默化為群眾送去婚姻家庭新理念……在河間,積極向上的嶄新婚俗文化日漸成為群眾的共識。
今年5月,大莊村經過民主程序,將彩禮上限又降低了1萬元。
河間市民政局提供的數據顯示,自2021年4月至2024年7月,該市共辦理新婚登記9000余對,平均每樁婚事比以前節約費用15%。
與此同時,河間市人民法院收到的婚姻家庭類案件占比逐年下降。
“低彩禮的推行,讓婚姻變得純粹,減少了家庭矛盾,促進了社會和諧。”見證了婚俗改革的河間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促進中心原主任楊翠霞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實施文明鄉風建設工程。”河間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楊青松認為,治理高額彩禮,就是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促進社會文明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