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經過5個多小時的采集,來自石家莊鹿泉區的志愿者范亞萍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成功捐獻了286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將用以挽救一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據悉,范亞萍是河北省第800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
范亞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范亞萍在石家莊市經營著一家“小飯桌”,生活中為人和善,是出了名的“熱心腸”。2012年,她在參加一次無償獻血活動時,了解到捐獻造血干細胞可以挽救他人生命,便主動留取了血樣?!爱敃r也沒有別的想法,就覺得多留一份血樣,患者就多一分生的希望?!狈秮喥颊f。
今年6月,范亞萍接到了石家莊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得知有患者的血樣與自己的初配成功?!?0多年了,沒想到還能等到這一天!”范亞萍既喜又憂,她說,前幾年她生二胎時輸過血,不知道現在適不適合捐獻。
在工作人員建議下,范亞萍到醫院做了高分辨檢測和健康體檢?!敖Y果出來后,我各方面指標都符合要求?!狈秮喥颊f,她這下沒什么可擔心了,一定要兌現當年的承諾。
對于范亞萍的決定,她的愛人劉鋒剛開始并不支持。擔憂來源于未知,劉鋒說,他不了解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怎么回事,加上妻子平時身體也不是很好,再說家里還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
為消除家人的顧慮,范亞萍找來相關資料和成功捐獻的案例,耐心做思想工作。劉峰漸漸地改變了態度。
后來,得知受捐者與自己兒子同歲時,范亞萍更是下定決心,“不管怎么樣,這孩子我救定了!”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捐獻的日子定在9月23日。
看著運轉著的血細胞分離機,躺在采集床上的范亞萍希望,自己捐獻的這些“生命種子”能盡快讓患者好起來。同時也希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更好地宣傳普及造血干細胞捐獻知識,帶動更多愛心人士加入捐獻志愿者隊伍,為血液病患者和家庭點燃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