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又到了正定縣南化村兌換信用積分的日子,村民李閃閃一早就來到村委會,準備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為進一步激發村民在鄉村振興和文明實踐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南化村以信用建設為抓手,探索實行信用積分制管理模式。村民只要參與人居環境改善、弘揚傳統美德、參加鄉村治理等志愿服務活動,都會被記錄下來,并換算成積分計入個人“賬戶”。根據信用積分,村里定期為大家兌換米油鹽等生活用品。
文明鄉風,移風易俗是關鍵。今年以來,石家莊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把深化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抓手,引導廣大群眾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傳播者和實踐者,破除陳規陋習,推動移風易俗“走新”更“走心”。
5月19日,在正太廣場,石家莊市文明辦與市民政局舉辦了“移風易俗 為愛減負”2024年石家莊第二屆集體婚禮。活動當天,30對新人乘坐“最特別的婚車”——地鐵,趕往集體婚禮現場。婚禮儀式高雅而喜慶,簡潔又不失隆重,讓人們在喜慶歡樂的氛圍中,認同“移風易俗 為愛減負”的社會價值。
“以前辦婚禮,大家攀比心強,花錢多負擔重。現在婚事新辦,參加集體婚禮,既省錢又不失面子。”一位參加集體婚禮的新人說。
“新時代、新氣象,婚禮從簡要節約”“不要樓、不要車,不要項鏈和金鐲”……近日,一場移風易俗主題活動在靈壽縣南寨鄉南寨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舉行。
這場活動,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快板說唱等形式,把婚事新辦、喜事簡辦等移風易俗政策送到群眾家門口,群眾聽得津津有味,現場叫好聲不斷。
在石家莊,不少縣(市、區)都推出紅事新辦簡辦的“新招”。
在深澤縣大賈莊村,村“兩委”明確規定紅事操辦標準和流程,并成立紅白理事會、設立“紅黑榜”,村里婚禮平均花費降低30%。正定縣平安村建起500平方米的“新風大食堂”,明確就餐標準,辦一次酒席可為村民節省一到兩萬元。藁城區梅花鎮設立婚事簡辦獎勵機制,對響應號召簡辦婚禮的新人進行獎勵,調動了村民參與移風易俗的積極性。
以文明宣傳帶動文明新風,石家莊利用全市2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65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482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移風易俗宣傳教育活動,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等宣傳資料4萬余份,在寓教于樂中引導群眾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
為了讓移風易俗新觀念更加深入人心,石家莊市文明辦編制了“石家莊市鄉村文明十條”,通過農村大喇叭、文化墻等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現在婚事大操大辦的少了,參加集體婚禮的多了,清新文明的婚禮形式正成為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