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雅琪 省文明辦供圖
劉墨霖 省文明辦供圖
康愛雯 省文明辦供圖
趙梓丞 省文明辦供圖
駱文鍇 省文明辦供圖
11月6日,我省舉辦“雙爭”有我——2024年河北省“新時代好少年”發布活動。6名品學兼優、朝氣蓬勃的“新時代好少年”一一登臺,講述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勵志故事。
今年以來,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團省委、省婦聯、省關工委在全省未成年人中開展了“‘雙爭’有我——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26名(組)好少年脫穎而出,成為廣大少年兒童身邊的榜樣和心中最亮的明星。日前,筆者采訪部分“新時代好少年”,聆聽他們追逐夢想的故事,感受他們的不凡。
心懷熱愛,自有精彩
“一顆紅心閃耀,指引少年啟航之路;一生好奇探索,他在公益找到無盡力量。”隨著頒獎詞響起,來自石家莊市第十七中學的劉墨霖走上舞臺。13歲的少年意氣風發,落落大方。
開朗愛笑的劉墨霖從小就愛好廣泛,善于表達,喜歡朗誦。別看他年紀不大,已經是一名“資深”主持人,學校舉辦的大小活動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劉墨霖被班主任推薦參加全市的小學生朗誦比賽。他一路過關斬將,闖進了總決賽。此后,他每天堅持閱讀,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誦、演講水平。
2023年3月,劉墨霖開始擔任學校“紅領巾花兒朵朵”廣播站站長。他每周組織大家一起編輯廣播稿件,打造特色鮮明、生動活潑的廣播內容板塊,總結廣播過程中的經驗,讓廣播站成為少先隊有力的宣傳陣地。
他還是一名紅領巾講解員,一到節假日就喜歡讓父母帶著到各地博物館、展覽館、紀念館參觀學習,增加知識、陶冶情操、開闊眼界。他還去過十幾個校外實踐基地,多次參加志愿講解活動,以少先隊員視角講述家鄉變化,講述英雄事跡,傳承紅色基因。
劉墨霖用青春聲音傳誦紅色故事,來自保定市冀英中學的學生朱瀚麟則以“妙筆生花”描繪世界。
朱瀚麟小小年紀,取得的成績著實了不起:成為保定市作協會員中唯一的小學生,又被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納入“河北省小作家”的行列。
“我喜歡寫作,有三百余篇文章發表在全國各大報紙雜志。”說起自己的作品,朱瀚麟如數家珍:《虛驚一場》《游鴛鴦溪》《讀書之樂》等散文發表在《河北文學》《荷花淀》《快樂作文與閱讀》《作文》等多家知名報刊;散文《一夜元宵燈》斬獲“開心杯”全國作文大賽特等獎;小說《荒野囚狼》獲得全國文學創作大賽小學組短篇小說唯一一等獎;和同學一起創作完成的校園小說《二班學生也可以很優秀》出版。
說到未來計劃,朱瀚麟希望通過寫作、講座、文化交流活動等方式,讓更多青少年了解并愛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也希望能創作更多好作品。
只要心懷熱愛,自有萬般精彩。
衡水市第三中學學生康愛雯熱愛藝術,是校園小解說員、廣播員,多次在校外才藝大賽和傳承紅色基因活動中獲獎;
滄州市育紅小學學生趙梓丞自六歲起就走上了習武之路,研習、苦練、傳承,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志,展現武鄉兒童的風采;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山海關學校傳統龍獅隊登上秦皇島市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
…………
新時代好少年們在追夢的路上奮力拼搏,在成長之路上不斷綻放光芒。
面對困境,自立自強
天已轉冷,課間時分,滄州市第二中學的籃球場上,一群小伙子在追逐對抗。
其中有一名男生高高瘦瘦,戴著眼鏡。誰能想到,他的雙眼先天性弱視加散光,面前的世界是模糊不清的。
他是高一(1)班的張宇軒。即便在出生就遭遇厄運,但他以超常的毅力和勇氣,追逐向往的光芒,書寫著屬于他的人生。
眼睛看不清楚,但他每次上課特別專心,認真聽著、用心記住老師的每一句話。他寫作業用時比別人長,但都完成得工整規范。
知識改變命運,努力終有回報,張宇軒在中學時獲得學校一等獎學金,以及年級百強之星、勤奮之星、自強之星等多項榮譽。
身體上的障礙從來沒有阻止張宇軒追求體育夢想的腳步。他熱愛運動,尤其喜歡籃球。在球場上,他憑借著敏銳的預判和堅韌的毅力,與隊友們并肩作戰,一次次挑戰自己的極限。
面對困境,自立自強,他們以樂觀積極、陽光自信的態度,在成長道路上不畏困難、堅定前行。
采訪中,石家莊市保利啟新小學五年級學生霍梓萱說出了自己的理想:“長大以后成為一名優秀的耳科大夫,治愈每一個患有聽力障礙的孩子,不用再經受手術之苦,不再讓聽力障礙兒童的媽媽們流眼淚。”
因為她就是一名患有聽力障礙的孩子。9個月大時,霍梓萱感染了麻疹病毒,發燒和感染導致雙耳失聰。此后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她陷入一個無聲的世界。
植入人工耳蝸的那一年,她不到兩歲,當她聽到世界的聲響時,小梓萱先是一驚,然后撲到媽媽的懷里哭了。
霍梓萱每天都要到康復學校訓練,風雨無阻換來了聽力重建,此后她進入校園。
身有殘疾并沒有影響霍梓萱的全面發展。大部分聽障兒童在語言和音樂方面是弱項。與健康的孩子相比,她付出了加倍的努力。
參加學校管樂團學習單簧管;學習播音與主持,抓住一切機會參加朗誦活動;學習舞蹈,考取了中國舞一級、二級、三級證書,積極參與班級的文藝表演……
生活中,霍梓萱經常參與各種公益活動。在為貧困聽障兒童籌集善款的現場,在石家莊康復學校,她主動和聽障兒童聊天,讓他們重拾信心,積極康復。
這些年,在霍梓萱的帶動下,周圍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他們一起為生活困難的聽障兒童籌集善款、分發愛心物資,用自己的力量傳遞愛與溫暖。
熱心公益,奉獻擔當
“即使是春蠶般微弱的蠕動,也要編織向上的圖騰;即使是螢火小小的折射,也要投放遠航的明燈。”
這兩段話,總被劉錦雅琪掛在嘴邊。而她,就像螢火蟲一樣。
2009年出生的劉錦雅琪,現就讀于邯鄲市第一中學,是同學們眼中的“學霸”,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是鄰居們公認的“小才女”……但這么多的稱呼里,她最喜歡的是“公益小達人”。
繁忙的學習之外,她總是積極參加各種公益活動。
“我是應急代言人劉錦雅琪。關注安全,從我做起。一般燃氣橡膠管使用期限不得超過18個月……”甜美的嗓音,發出“應急之聲”。
在邯鄲市應急管理局的微信公眾號上,很多人都聽過這段消防安全提示。
在2020年邯鄲市應急管理局、邯鄲市教育局、邯鄲廣播電視臺聯合開展的“小小代言人 唱響‘應急之聲’”活動中,劉錦雅琪作為第一期“小小代言人”,向社會公眾宣傳防災減災救災及安全等應急科普知識。
這次活動的網絡閱讀量達到4673萬人次,讓劉錦雅琪頭一次感到了公益的力量。
這些年,在晉冀魯豫烈士陵園開展的紅色經典朗誦活動中,能看到她的身影;在邯鄲市文明辦、邯鄲市志愿者服務聯合會組織的“愛心超市”志愿服務進社區活動中,可以聽到她誦讀的聲音……
熱心公益,奉獻社會,劉錦雅琪時刻準備著。
以善良為底色,以責任為擔當,這些好少年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美好品德。
同劉錦雅琪一樣,巨鹿縣新華學校的學生趙浩陽也是品學兼優、熱衷公益的優秀少年。
清晨,在操場上勤奮背書的學生里有他;晚上,在臺燈下認真解題的學生中也有他。
他這樣勤奮而執著,而這份執著也延伸到了他熱愛的公益中。
到敬老院做義工,這件事情趙浩陽已經堅持了好幾年。每個月他都要去敬老院打掃衛生,為老人端茶倒水,為老人鋪床疊被。
每次去的時候,老人都喜歡拉著趙浩陽嘮家常。這樣一個陽光的少年,總能為老人們帶來歡樂,帶來心靈上的慰藉,許多老人夸他是“小太陽”。
這個“小太陽”不僅溫暖了老人們孤獨的心靈,也溫暖著身邊的人。
同學有困難,他總是伸出援手;需要站崗、搞衛生,他總是積極參與。
你若問起他,為何總是這樣熱情?“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趙浩陽笑容燦爛。
螢火雖微,愿為其芒。新時代的好少年們,在公益的路上,盡自己的力量,不斷發光發熱。
熱愛科學,追逐夢想
駱文鍇的童年,和其他孩子的童年相比,似乎有那么一點不一樣。
當別的孩子玩機器人玩具的時候,他在嘗試打造一臺智能機器人;當別的孩子飼養寵物小雞的時候,他在編寫智能養雞場系統的代碼。
熱愛科技,喜歡探索,秦皇島市第七中學的駱文鍇早早和科技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熱愛計算機科學,自從小學第一次接觸編程知識,就被深深吸引;他著迷于機器人研究,常常連續調試五六個小時仍不知疲倦……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駱文鍇的興趣就在于此。
有一次去養雞場參觀,當許多參觀者走馬觀花的時候,駱文鍇卻發現了養雞場存在的一些問題。
喂食、喂水、撿蛋……養雞的操作環節很多,需要很多工人值守,如果能實現自動化,就能降低人力成本,減少因人工操作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提高生產效率。
有了想法,馬上行動。駱文鍇查閱資料,參考其他成熟案例,經過自己的創意,利用傳感器、機械臂、傳送帶等,開發出了一套自動智能養雞場系統,實現自動喂食、喂水、撿蛋。
這項成果在2023年5月舉辦的河北省第六屆中小學教育機器人創客競賽中,獲得創意設計第一名。
這樣的好成績,在駱文鍇的各項科研探索中,還有很多。
來到駱文鍇家中,他這些年獲得的獎狀,攤開來鋪了一地。不僅有世界機器人大賽錦標賽一等獎獎狀、RoboRAVE國際教育機器人大會亞洲區二等獎獎狀,還有在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創新挑戰賽、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全國青少年信息素養大賽等賽事中的獎狀。
小小少年,心中種下科研的種子,慢慢開出了花,結出了果。
如今,駱文鍇的心中有了一個更確切的想法,“我想報考國防科技大學,用自己所學為國家的國防事業貢獻力量。”
立志高遠,始于足下。
小時候,王嘉義總對天空中的月亮和星星生出好奇。在父親的幫助下,王嘉義開始涉獵天文知識。
2022年4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國家天文臺共同舉辦了青少年FAST觀測方案征集活動。王嘉義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請教指導老師,經過兩個多月的思考和研究,提交了一份觀測方案《神秘的矮人族“褐矮星”》,被評為優秀觀測方案。后來,由多位天文學專家對優秀方案進行評審、答辯,最終王嘉義提交的觀測方案被選定為全國唯一的小學生項目進行實地觀測。
科技的魅力是無窮的。除了喜愛望遠鏡,電路、機械、計算機等,都讓王嘉義著迷,借助這些,他不斷嘗試把腦海里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
2023年8月,王嘉義在第十八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獎評選活動中,獲得全國發明作品銀獎。2023年10月,他在第十五屆張家口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中,獲智能設計比賽一等獎。
許多偉大的成就,往往發軔于童年的點滴興趣。小小少年們,正釋放出大大的能量,向著未來,逐夢前行。
“雙爭”有我2024年河北省“新時代好少年”名單
石家莊市第二十八中學 郝鵬飛
石家莊市保利啟新小學 霍梓萱
石家莊市精英中學 胡凌愷
石家莊市第十七中學 劉墨霖
石家莊市第十七中學 王煦雅
承德市高新區陽光四季小學范勇鑫
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第一小學 李承澤
張家口市第九中學 王嘉義
秦皇島市第七中學 駱文鍇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山海關學校傳統龍獅隊
唐山市第五十四中學 張鈺卓
唐山市第九中學 王煜皓
三河市第二中學 孫元一
保定市冀英中學 朱瀚麟
河北保定師范附屬學校 張博涵
滄州市育紅小學 趙梓丞
滄州市第二中學 張宇軒
衡水市第三中學 康愛雯
河北冀州中學 史博宇
邢臺市內丘縣新西關小學 劉天玉
邢臺市巨鹿縣新華學校 趙浩陽
邯鄲市第一中學 劉錦雅琪
邯鄲市磁縣滏陽學校 陳柏宇
定州市第五中學 李昱澤
辛集市第二實驗學校 呂凌宇
雄安新區安新中學 栗浩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