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衡水市首個“未來E站”校園科技實驗室在衡水市饒陽縣實驗小學揭牌并正式投運,為青少年搭建起獲得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的教育實踐平臺。
“未來E站”校園科技實驗室公益項目,由國網河北電力和河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實施,設置現場教學、教具展示、作品展示、活動風采四個功能分區,配備仿真機器狗、大疆機甲大師、無人機、新能源應用教學沙盤、mBot2人工智能編程機器人、MakeX全芯征途競賽機器人套裝、物理原理體驗教具、DIY小型教具和課程包,滿足學校日常教學和學生科技體驗需求。同時通過“成熟課程引進+電力課程開發”的模式,將科技知識和新奇體驗送到學生身邊。
“在這里我通過教具體驗了多種發電方式,還了解了一度電是如何從發電廠傳送到了家中,這種感覺太棒了!我非常喜歡這種科普課程。”饒陽縣實驗小學五年級何翼成高興地說。
“我們與志愿服務團隊密切協作,有信心將‘未來E 站’校園科技實驗室打造成為青少年獲得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精神、開展科學興趣活動的品牌實踐平臺。”饒陽縣實驗小學校長田亞密介紹。
為更好地服務“未來E站”校園科技實驗室公益項目運營,國網河北電力團委成立了“未來E站”青年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隊隊員將作為校外教師,定期來學校開展活動,和學校科技教師共同開展6類科普課程,并為學生們提供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推動更多電力課程走進學校課堂,進一步拓寬青少年的知識視野,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