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下午,青龍滿族自治縣茨榆山鎮尖山子小學里熱鬧非凡,不少孩子穿著漢服,一邊開心地在操場上撒著歡兒,一邊等著“潤禾行動”的支教老師來和他們一起提前過“六一”。
“潤禾行動”是在秦皇島市委社會工作部指導下打造的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融合發展示范品牌,由有專業特長的教師和志愿者組成支教團隊,為山里娃送去各類豐富多彩的支教課程。
5月29日,“潤禾行動”志愿者走進青龍滿族自治縣茨榆山鎮尖山子小學,舉辦趣味運動會,為孩子們提前過“六一”。河北日報記者張輝攝
自2024年2月起,“潤禾行動”支教老師走進尖山子小學,每月至少開展一次活動。
13時30分,“潤禾行動”的10名志愿者到達學校,隨即熟練地做起了活動準備。
“馬上就是兒童節了,今天下午,我們將為孩子們舉辦一場趣味運動會,還要搞一場非遺文化市集,提前給孩子們過節。”“潤禾行動”發起人之一、山海關區社會與心理協會黨支部書記李俊萍說。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相處,李俊萍和學生們已經頗為熟悉,哪些孩子家庭情況特殊,哪些孩子文體方面表現出色,她都一清二楚。
尖山子小學地處深山,僅有不到60名學生,沒有專業的音樂、體育教師。因此,“潤禾行動”在這里開設了手繪雜志、詩朗誦、舞蹈、籃球、跳繩等興趣班,還有心理輔導課程,補足學校“第二課堂”的不足,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下午兩點,趣味運動會正式開始。首先進行的是拔河比賽,學校老師和志愿者也積極加入“戰隊”。隨后,籃球賽、花式跳繩等項目陸續舉行,孩子們越玩兒越興奮,笑著喊著,臉上的汗珠在陽光下閃著光芒。
“你看,孩子多么活潑開朗。這一年多,在志愿者們的幫助下,孩子們變化很大,興趣愛好更加廣泛了。”看著學生在操場上盡情運動的樣子,尖山子小學校長曹衛民特別欣慰。
陽光下的奔跑意猶未盡,非遺文化市集也準備開市了。
三年級學生寧星睿滿頭大汗跑進操場西側的食堂時,發現不少同學已經找好了位置。手繪帆布包、彩繪存錢罐、編織中國結……他顧不上擦汗,就仔細查看一圈,挑選了自己喜歡的項目。
活動現場,手工編織愛好者田杰給孩子們現場傳授技巧,吸引了很多女生湊近觀瞧。
“今年秋天新學期開學后,我們準備開設手工編織班,讓孩子們感受傳統技藝的美妙。”李俊萍說,“潤禾行動”將持續為山區孩子帶來知識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