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獻縣紅十字會,8位志愿者在捐獻志愿書上鄭重地簽上自己的名字,并按上鮮紅的手印。他們自愿在去世后,將器官或遺體捐獻給社會,為醫(yī)學和有需要的人貢獻一份力量。
據(jù)了解,這8位志愿者是郭秋菊、張福華、孟召林、魏思蘭、王桂領、馮志偉、王晨陽、陳壯。他們中有工人、學生、自由職業(yè)者、殘障人士等。其中,王桂領和王晨陽是一對母子,兒子王晨陽還是位正在上學的大學生。前不久,他因眼部疾病,剛做了手術。親身體驗到失去光明的他,理解了盲人對光明的渴望。在醫(yī)院期間,他從醫(yī)護人員那里得知人體器官捐獻的事宜,出院后,就想著能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別人。3月7日,他同母親在獻縣人民公園散步,看到獻縣紅十字會的志愿者們在宣傳捐獻遺體和器官、延續(xù)生命的愛心善舉。他和母親當即說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母親的認同。第二天,他便與母親一起到獻縣紅十字會簽下了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
志愿者中還有的受到了身邊人的影響,簽訂了捐獻志愿書。郭秋菊的丈夫是在2018年簽訂了捐獻遺體的志愿書。她在丈夫的影響下,今年也簽訂了遺體捐獻志愿書。“希望自己將來能為國家作些貢獻,自己的器官可以幫到有需要的人。如果以后得了病,也希望能為醫(yī)學提供研究的價值,挽救更多人的生命。”郭秋菊說。
在捐獻遺體和器官的愛心宣傳中,85歲老人趙金棟,作為獻縣第一個登記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志愿者,也積極為志愿捐獻做宣傳。“這8位志愿者用樸實的行動,把奉獻他人的精神傳遞下去。”趙金棟說,希望能用榜樣的力量,感染更多的人為社會作貢獻。(記者李智力 通訊員彭錦帥 陳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