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主城區東湖周邊景色。河北日報通訊員 王 芳攝
日前,保定市在全省率先啟動同城異店線下無理由退換貨服務,惠友、保百、北國等商超集團所屬的55家門店同步開展同城異店退換貨服務,為該市“創文明城市建品質之城”再添強勁動力。
眼下,該市舉全市之力,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主要抓手,通過全力創建、全民創建、全域創建,精準發力、對標先進,并聚焦重點難點,持續開展公共區域環境提升、交通秩序優化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提升等十大專項行動,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提振城市精氣神,讓保定更加宜居宜業宜游宜學宜養。
“作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保定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對全力構建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精心打造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意義極其重大。”保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海波介紹說。
競秀區五一九農貿市場經過升級改造后,成為周邊居民舒心購物的好去處。 保定市文明辦供圖
提升城市顏值魅力
——讓群眾住著舒心,生活更方便
從一條路、一面墻,到一個小區、一個商業中心,保定城區正以看得見的速度發展著變化著。
“私搭亂建拆了,垃圾清理了,新粉刷的外墻,修葺的花池,小區環境變化很大,看上去煥然一新,心里都變得敞亮。”一說到老舊小區改造帶來的變化,家住中華小區大四區的李先生就贊不絕口:小區不僅變漂亮了,還為老年人重建了休閑涼亭,安裝了健身器材和棋盤桌,就連電動三輪車也有地方充電了。
中華小區大四區的變化僅是保定市老舊小區改造成果的一個縮影。市直各部門及各縣(市、區)政府共同努力、齊抓共管,在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完善老舊小區居住功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優化人居環境、提升服務水平、改善生活品質等方面不斷發力,給居民帶來實惠。
據介紹,該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被納入主城區城市管理“新顏值”行動。按照今年計劃,主城區剩余的509個老舊小區全部實施改造,共涉及改造面積約612萬平方米,惠及居民7.1萬戶。眼下,主城區各區執法局、街道辦、社區、居民等正在通力協作,清理垃圾、地鎖、僵尸車、非法小廣告,規范畜禽和寵物飼養,清理違規侵占綠化帶及拆私搭亂建,拆樓體改擴,為后期改造順利進行做好準備。
城市在更新,古城保護改造成為“顏值修復”的重中之重。
眼下,保定西大街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工作正加緊進行,預計“五一”將實現西段160米開街測試,到國慶節全路段846米全面開放運營。屆時,具有豐厚歷史文化資源的西大街將煥發新氣象,其中西合璧的建筑畫廊、多元交融的文旅游廊將成為保定城市旅游新地標。
古城保護區周邊的違建拆除、精細化治理也成為一個重點。恒祥大街的裕華路至東風路段與西大街歷史文化街區相交,雖處于城市主干道,但該路段東側的商業門臉私擴門封、門店外接現象成風,嚴重占用公共空間。為讓周邊街區與古城保護區協調共生,該市開展了“拆清封”整治行動,對該路段廣告、門封、私搭亂建進行集中拆除整治,并對樓體外立面進行統一規劃,同步提升商業業態。
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度
——回應群眾期盼,做強城市軟實力
“創建文明城市,既要面子,更要里子。”保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劉立寶表示,該市聚焦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建設和人民群眾所期所盼,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緊盯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度持續提升,文明素養持續提高,城市品牌不斷擦亮。
據介紹,近期以來,保定市通過“走遍保定 創城有我”系列活動開展,打造一批高標準、高質量的標桿點位;通過文明城市創建宣傳,使創建理念和舉措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營造出“全市動員、全民參與”活躍氛圍;通過創城工作機制建設,壓實責任,確保創城工作質量和水平從基礎上、根本上得到全面提升。
可以說,菜市場是一座城市最基礎、“最接地氣”的民生保障場所之一,直接關系著市民的幸福指數。今年2月以來,保定市開展“文明誠信、舒心購物”集貿市場整治行動,一個個農貿市場煥然一新,大大提升了“菜籃子”品質。
走進蓮池區麗景藍灣農貿市場,寬敞明亮的環境與以往嘈雜的街道菜市形成鮮明對比,市民悠然地選購蔬菜、小吃。“以前在馬路市場擺攤,環境臟亂,停車橫七豎八,攤位都沒法歸置。”攤主小劉滿意地說,市場環境好了,營業額也比以前漲了近兩成。
城市管理是城市發展的永恒主題,已成為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展現城市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日前,保定市發布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的實施方案,全力構建“大城管”格局,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真正實現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其中,啟動實施的“八項提升行動”和“五項工作”,主要圍繞市容秩序治理、環境衛生整治、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園林綠化建設等方面,助力打造城市現代化品質生活,開展交通秩序優化、占道經營整治、通信線纜規劃、社區管理服務等提升行動,突出綜合治理,努力讓群眾生活更美好、更舒心、更便利。
3月5日,保定市啟動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這是保定市藍天救援隊為市民科普急救知識。河北日報記者 徐 華攝
提升城市“溫度”
——著力服務群眾,引領文明風尚
4月1日,競秀區韓北街道綠都皇城小區迎來一場特殊的春日“游園會”——創建文明城市社區管理服務提升行動現場觀摩會,來自主城六區宣傳部、文明辦、民政局和部分重點社區的相關負責人探求如何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助力社區管理服務提升。
據介紹,綠都皇城小區共有2310戶居民,常住人口4671人。該小區不僅成立了志愿服務隊伍,為老年人、少年兒童和弱勢群體提供服務,還立足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點單式圓夢微心愿服務”,通過大走訪、微信群、電話反饋等方式征集居民微心愿,建立臺賬,每月最少征集10件,先后解決學校分片、物業服務、養犬糾紛、行動不便老人理發難等問題,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水平。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讓市民在點點滴滴的“微服務”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該市將志愿服務作為推動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
保定市組織了公共環境整治、小區環境提升、交通秩序規范、創城網格管理等10支專業志愿服務隊伍;成立了文明城市創建“市民巡訪團”,代表全體市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監督整改問題;整合全市志愿服務資源,不僅成立了保定志愿服務總隊,同時還成立了機關黨員志愿服務分隊、青年志愿服務分隊、巾幗志愿服務分隊等5個機關事業單位志愿服務小分隊,以點帶面,激發活躍全市志愿服務氛圍。
“3月份以來,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遍地開花,大街小巷的‘志愿紅’不斷擦亮保定城市的文明底色。”劉立寶介紹,全市充分發揮宣傳教育引導作用、時代風尚引領作用、基層陣地堡壘作用,廣泛開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創建活動,充分調動全市人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千千萬萬個和諧美麗“小環境”構建文明保定“大環境”。
河北日報記者 寇國瑩 通訊員 帥明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