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孫如革) 疫情突襲,城區封控,河北邯鄲復興區抗疫正處于最吃勁的關鍵階段。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復興區深入開展“防疫一線黨旗紅”主題實踐活動,帶動廣大黨員干部以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從社區到鄉村,從門診醫院到商場超市,從“健康驛站”施工現場到封控隔離點值班值守,哪里任務險重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當先鋒作表率,哪里就有黨旗高高飄揚,哪里就有黨徽熠熠生輝。
“黨員就在身邊”,近3000名機關黨員干部下沉抗疫一線
圖為復興區黨員志愿者分發居民所需生活物資。王伸攝
“有一些老年人不會線上購物,我們就聯系志愿者逐戶登記居民需求,確保生活物資及時配送到位。”身穿志愿者“紅馬甲”,胸前佩戴黨徽,奔波在核酸采樣、卡口值守、物資配送等防疫一線,連日來的忙碌,讓鐵路大院街道巡察專員師萌萌與社區居民漸漸熟絡起來,她的工作也贏得了居民點贊稱許。
抗“疫”就是戰役,崗位就是“站”位。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在抗疫最前沿扛責任、比貢獻、顯擔當……疫情發生后,復興區委組織部發出《致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倡議書》,組織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體動員、全員上陣,建立部門科級干部、鄉鎮(街道)干部、公安民警、村(社區)“兩委”、樓院長網格員“五位一體”責任體系。
在村(社區),由鄉鎮(街道)包社區(村)干部、社區(村)干部、樓棟長網格員、防控志愿者、老黨員等成立保供、保醫、保藥、保安等“四保”服務隊,負責收集群眾需求,打通社區(村)物資供應“最后500米”。針對社區(村)孤寡老人、殘障人士、孕婦等特殊群體,社區(村)人員摸清底數,建立臺賬,開展“一對一”上門服務。
目前,全區近3000名機關黨員干部全部下沉到基層抗疫一線,覆蓋41個農村、71個社區、271個小區卡口。廣大黨員干部積極投身摸底排查、值班值守、檢測隔離、志愿服務等工作,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覆蓋到戶、落實到人,先后解決群眾反映問題4220項次,做好群眾的“主心骨”,讓群眾時刻感受到“黨員就在身邊”。
黨組織建到防控一線,全區成立62個臨時黨支部、271個臨時黨小組
圖為復興區黨員志愿者在核對防疫相關數據。王伸攝
疫情防控哪里任務險重,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復興區按照“1+N”模式建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每個黨支部由1名科級干部、至少3名黨員組成,構建疫情防控一線的硬核先鋒堡壘。
鐵路大院街道大院社區部分樓棟被劃為封控區后,街道黨工委、包聯部門和社區黨支部立即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組織開展全員核酸檢測、落實24小時值守巡查,向封控樓棟配送生活物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黨員志愿者奔波忙碌的身影。
推行機關黨員社區、機關“雙報到”,采取“機關黨員+志愿者”組合模式,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在抗疫一線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當好宣傳員、戰斗員、信息員。目前,全區開展亮黨旗、亮黨徽、亮黨員身份“三亮”活動,在防控一線建立了62個臨時黨支部、271個臨時黨小組,組建了70余支黨員志愿先鋒隊(服務隊),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激勵+關愛”,黨員干部戰疫一線勇擔當
為及時將黨的關愛關懷送達一線黨員干部,復興區委組織部緊急劃撥50萬元代管黨費支持全區疫情防控工作,用于購置疫情防控物資和慰問一線醫務工作者、基層黨員干部。
疫情防控是沒有硝煙的戰斗,既是黨員干部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也是檢驗作風能力和斗爭本領的磨刀石。復興區制定出臺《進一步激勵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干部的十條措施》,從一線減負、考核激勵、調休輪休、關懷關愛、容錯糾錯等方面入手,關心關愛、激勵引導干部擔當作為、沖鋒在前。
在戰疫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復興區將77名優秀年輕干部列入后備隊伍庫,30名入黨積極分子列為發展對象,抽調10名優秀干部支援雞澤縣疫情流調溯源工作。區委組織部組成專班一同下沉抗疫、一體跟進考察,了解掌握防疫責任落實、臨場反應、措施應對等表現,記入干部實績檔案。目前,已掌握表現突出的科級干部16人、一般干部9人,樹牢“實干論業績、一線選干部”的鮮明用人導向。
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復興區在“復興燈塔”微信公眾號開設“防疫情·黨旗紅”“一線防控·志言心語”等專欄,宣傳推介防控一線典型,凝聚共同戰役的復興力量,堅決筑牢“零輸入、零感染、零傳播”防線。